泊头是著名的“
铸铁平台生产之乡”和“铸工圣地”, 铸造历史源远流长,泊头铸造有据可靠的历史约1300多年,1988年在泊头富镇司官屯小学院内出土了一尊铁佛。
自古以来铸造就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,
铸铁平台是泊头的支柱型产业,它代表着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,泊头有着光辉灿烂的铸造史,对我国铸造业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泊头市铸造历史非常长,大概有一千多年的历史,可是遗留下来(作为见证)的遗物并不多,只有唐代遗留下来的大钟,有大夏五凤元年这个年号,可惜这个大钟在建国初期给毁了。近200年的铸造历史,现在的营子镇郝楼村保存的一件铁钟作为佐证。这座铁钟铸造于康熙五十八年,铸造者是当时郝楼村的铸工们。铭文上记得很清楚,年号和铸造者都记载的很清楚。
“打行炉、倒犁铧”是泊头铸造人上千年传承下来的行内话,当年的手艺人少则十来人,多则二十来人,以扁担、独轮车为工具,带着风箱、炉子等工具流动作业。千百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,这种出外铸造谋生的方式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80年代。
如今这些老手艺人的身影已经隐没在历史的背后,但是他们却为泊头铸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泊头的
铸铁平台是有辉煌历史的,据我所知,这项产业在70年代就已经在我市的交河镇就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,在大街小巷就能见到刮研工人的身影。
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,泊头的
铸铁平台产业应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,泊头
铸铁平台已经形成了一定产业了,已经形成了泊头的名片了。
改革开放为泊头
铸铁平台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,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崛起,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,泊头民营企业已超过了1000家。
同时,现代科学技术也融入了铸造之乡,使
铸铁平台产业焕然一新。
当时国内生产这种大型
铸铁平台的比较少,大约一台吨位在18吨到20吨左右,确实有很大的困难。河北省技监厅就把任务交给咱泊镇了,泊镇(把任务)交给我们了。交给我们之后,我们想了很多办法。工人们为了政治任务,也没有别的想法,当时是不怕苦、不怕累,黑白黑的干啊。没提任何条件,把活干出来就是为中国人争气了。从下午一直,扣完箱到浇铸完,十二点,将近6个小时。浇完铸以后大伙很高兴,但是也很困了,直接睡到第二天的中午十二点,当时就是这么辛苦。还下着雨。通过大伙努力经营,将近半年的时间出来了。想到那时受的那个累那个苦呀,现在一想也是以苦为荣、以苦为乐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