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着泊头56万人民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热切希望,围绕我市全力打造整机装备制造业基地这一发展目标,日前,市领导带领我市商务、工信和各乡镇、街道相关负责人,就加快全市经济发展与对外交流合作,借鉴全国先进县市发展经验,实现机床、铸造产业的扩规提档,对鲁、浙、渝三省,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,从今天开始,我台将对我市考察团此次考察活动进行系列报道。
滕州市位于山东省南部,总面积1485平方公里,辖21个镇街,总人口167万人,是山东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,滕州历史悠久、文化灿烂,是“科圣”墨子、“工匠祖师”鲁班的故乡。该市在"中国县级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"中列第13位,被评为中国中小城市发展百强县市,近年来,滕州市着力打造煤化工、机械机床两个千亿元产业集群,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,1-10月份,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家,总数达到654家,全市机械制造企业发展到750家,中小型钻铣床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80%以上,被誉为全国的"中小机床之都。
在滕州调研期间,市委书记齐开泰,市委常委、市委办公室主任马德华、市工业区管委会主任冯向民,在山东枣庄市委常委、滕州市委书记王忠林的陪同下,先后来到了山东鲁南同锐数控设备公司、滕州机床厂等5家企业考察调研。
山东鲁南同锐数控设备公司总投资2亿元,主要从事数控成型机床,数控金属切削机床,系列精密机床,系列加工中心等高科技数控产品的研发,设计,生产制造,国内外销售及服务,目前,企业产品已畅销美国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,年可生产各类高科技数控产品6000台套,产值7亿元,利税1.2亿元。
威达重工加工中心和数控机床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5.7亿元,公司主要生产镗铣累数控机床,加工中心及龙门铣床,刨床,卧室镗床,床身式铣床,万能升降台铣床等9大系列160余种规格产品,产品畅销全国,并远销欧美等70等余个国家和地区,该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,拥有国家授权专利12项,目前,项目年可生产各种机床8000余台,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,实现利税2.3亿元,安置就业800人。
滕州市机械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是滕州市政府,与山东省机械设计研究院合作建立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,地处西南经济带特色产业区,是区域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,在生产力促进中心,山东枣庄市委常委,滕州市委书记王忠林介绍说,机械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企业与政府,科研机构,高校及其它社会资源之间的有效联系纽带,它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科技资源,人才信息资源和行业资源,建立了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科技创新与行业服务平台,为机械制造企业提供技术,信息,检测,标准,咨询,市场等多方面服务,现在正在为企业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,市委书记齐开泰在讲话中说,随着泊头机床产业园今年六个亿元以上数控机床项目的落地,泊头将对机床产业发展倾注更大心血和力量,机床产业发展各方面要素正在日臻完善,滕州市机械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,这种面向市场选题开发,面向社会整合资源,面向行业提供服务的开放式技术创新体系和行业服务体系,从深层意义讲,应该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保证,是企业的"智囊",更是一个产业发展环境不可缺失的要素,这对泊头机床产业发展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借鉴。滕州市委书记王忠林说,滕州,泊头,两个城市主导产业相似,且有互补,多年来,彼此之间关系密切,滕州众多铸造,机械加工产业工人都来自泊头,滕州
机床铸件也大多出自泊头,一台机床的80%部件来自于铸造,而铸件产品运输成本高昂,作为全国驰名的铸造之乡,泊头发展机床产业有着无与伦比的基础优势, 为实现两市双方的合作共赢,下一步,滕州市委市政府计划带领当地骨干企业,实地考察泊头产业环境,依托泊头产业优势,开辟当地企业大发展的第二战场。
滕州,能匠鲁班的故乡,在滕期间,记者体会最深的也正是滕州之能,在鲁南机床等龙头企业的带动影响下,在产业技术研发力量的推动下,滕州机床产业从无到有,从寥若晨星再到遍地开花,在数量扩张的同时,滕州市始终紧抓科技内核,实现了数量、质量“双提升”的滕州发展模式,成为全国的中小机床之都,每年创造产值350亿元,为全市贡献税收达5亿元,促进就业近10万人,其机床产业发展措施和效果,更加给我市产业发展带来了启迪和信心,目前,我市已有7家机床企业落地,其单体规模都达到了亿元以上,机床产品档次都在中端起步,产业特色呈现出了规模大、起点高的特点,相信在这些"火种"的带动下,我市机床产业必将迎来发展的燎原之势。